古籍印刷
古籍印刷术起源于唐代初年,起初主要用于印刷佛经、日历等世俗读物。宋代以后,古籍印刷逐渐发展成熟,出现了许多致力于古籍整理与研究的学者,如南宋的朱熹和岳珂。他们的成果丰硕,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古籍。
在古籍印刷中,以雕版印刷为主,亦有少量活字本(木活字、泥活字、铜活字、铅活字等)。清末出现了石印本、珂罗版印本等,但流行时间不长。雕版印刷术不仅能够将典籍化身千百,促进其广泛传播,而且把文人从极为繁重的抄写工作中解放出来,投身到对古籍的收藏、校勘、注释、研究等工作中。
古籍印刷用什么原料主要取决于出版商,现在很多古籍用的还都是轻型纸。我国的古籍图书总体上是以雕版印刷形式为主,多种形式(活字、石印、影印)并存的局面。所谓雕版印刷就是把文字刻在木板上,然后用来印书的印刷工艺。先在木板上刻出阳文反字,再在板上涂墨,蒙上纸张刷印出书页。古人称用这种方法印出的书为刻本或者刊本,现代人把它称为木刻本。木刻本又根据不同情况分成原刻本、翻刻本、写刻本、套色刻本几种不同的版本系列。
相关项目:
古籍印刷
古籍印刷-孔子南巡图
古籍印刷-孔子家语
古籍印刷厂家